参考译文:
众所周知,这早已不是围棋第一次亮相高考舞台,在各科目间不断“跨界”,展现着其独特魅力。这不仅让我们看到国家对围棋文化的重视,更传递出一个信号:
学习围棋,好处超乎想象!
历年高考围棋元素大盘点
语文科目:2022年全国新高考I卷作文题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围棋文化的热议。
早在2012年,山东省高考语文卷阅读理解中便选取了时任中国围棋协会主席林建超的文章。
数学科目:2017年北京数学卷中,结合围棋的复杂程度,考察数学计算。
2022年,在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插图问题调查处理后,以围棋为题材的新插图,在严格进行三审三校基础上,经历了多次审读、反复打磨,前后经过7次修改,完成3次送审,最终被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审核通过。
围棋其实就是一座移动的“数学思维宝库”。看似简洁的棋盘,通过纵横交织的线条勾勒出361个交叉点,却能衍生出变幻无穷的棋局,无不渗透着“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在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材中,教材巧妙引入9路围棋棋盘,辅助数学乘法口诀教学。
这种设计不仅精准契合低龄儿童的认知特点,更彰显了围棋作为“天然数学教材”的独特价值一一棋盘本身就充满了数学规律,从基础的概念、图形认知,到进阶的排列组合、空间思维培养,围棋始终为数学学习提供着具象化的思维工具。
围棋元素频繁出现,正是教育部门期望孩子们从小感受传统文化,感受围棋的独特魅力。在AI时代教育变革与创新浪潮下,围棋势必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引擎。